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生活文娱教育图片评论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誓言】焦裕禄:要出现在群众最困难时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16年06月08日 09:27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这是焦裕禄曾经说过的话。1962年的兰考,当时出现了什么样的困难?别人都不爱来,为什么焦裕禄接到任务没有二话就来了?面对这块烫手山芋,被称为县委书记榜样的焦裕禄做了哪些努力,又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

今天的《誓言》,我们走近共产党员焦裕禄,一起看看他在兰考的475天。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这是50多年前,县委书记焦裕禄在贫困县兰考县留下的一席话,被收录在《人民日报》这篇名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著名长篇通讯里。直到病逝,焦裕禄在兰考只待了短短的475天,但兰考人记他的情却记到现在,人们为何至今仍在怀念焦裕禄?

1962年冬天,兰考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最低水平,焦裕禄就是这时来到了兰考。上世纪60年代的兰考,也是干部们眼中整个河南省最苦、最穷、最难的县。而临危受命之际,焦裕禄的身体开始亮起了红灯。

虽有重病在身,但面对处处是难题的兰考,焦裕禄履行了“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的誓言,他的工作笔记中写道:“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而改变,要从哪里开始呢?

在火车站里办公,这是焦裕禄在当时开的先例。他把干部们全都召集到这儿,县委工作会议也就地举行。

这个不一样的焦书记,亲自率队,组建起一只百人调查队,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春去秋来,调查队长途跋涉五千公里,终于在1963年底换来了一套详细而又具体的灾害资料。

在这份《中共兰考县委员会》关于治沙治碱治水的初步设想上,我们看到了焦裕禄在上面的批注,特意指出要把这份设想,印1000-1500份给基层干部每人一份。设想提出这样的办法,用淤泥固定沙地,多种树保持水土,焦裕禄还将国家救济粮作为奖励,争取把老百姓留在兰考,多干活多得粮。

在兰考,焦裕禄仅留下4张照片,都是和乡亲们一块劳动时所拍,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他叉着腰和栽种的泡桐树的合影。

当时在兰考,发展生产是难题,而群众对干部的一些做法颇有意见也是摆在焦裕禄面前的难题。“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这句誓言,也体现了焦裕禄对干部作风的要求。

焦裕禄的长子焦国庆小时候曾领着一群小伙伴去兰考礼堂蹭看了一场豫剧,这件事被焦裕禄发现后,不仅主动补上了票钱,还在全县干部会议上为自己儿子的行为做了检讨。很快,他又针对全县党员、干部,起草了十项规定。包括“不准用国家或集体的粮款大吃大喝、请客送礼”“不准用粮食做酒做糖挥霍浪费”“不准送戏票”等,被称为《干部十不准》。

焦裕禄在世时,没能留下一张全家福,但在6个子女们眼中,即便在最困难的兰考,那些有父亲陪伴的日子依然是最美好的时光。

这把藤椅,见证了焦裕禄生命的最后阶段。每当疼痛难忍时,他便用钢笔、茶缸顶着肝部,久而久之便把椅子戳出一个大洞。1964年5月,在患肝癌病逝前,焦裕禄这样交代自己的后事。

原兰考县工会干事 李国庆:他说咱兰考是个灾区我死后不要多花钱,向组织上提一个要求吧,把我运到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治好沙丘,死了我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焦裕禄病逝的第二年,兰考2574个生产队初步实现粮食自给,19万亩沙区的林带开始锁住风沙。如今50多年过去了,当年由焦裕禄亲手栽种的泡桐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泡桐木制成的乐器畅销全球。兰考,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风沙肆虐的兰考。

原兰考县东坝头乡雷辛庄大队会计 雷中江:老百姓最实在,最知道远近。你敬他一尺,他敬你一丈;你敬他一丈,他敬你天上。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