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生活文娱教育图片评论

黎远康:55年的跨国寻母之路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17年06月11日 23:4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河南洛阳,中信重工家属区,黎远康的家就在这栋楼的三层,他在这里住了将近四年,一起生活的,还有老伴和一双儿女。而在远隔千里之外的哈萨克斯坦,他还有一个家,那里住着他的母亲瓦莲金娜和姐姐黎远礼。

2009年,分别55年后,黎远康终于和家人重逢。2013年,习近平主席第一次出访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把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讲给了所有人。

记者:有母亲的照片吗?

黎远康:有一些,、这个是我父亲,还年轻的时候,这是我母亲年轻的时候。这张照片就是现在很多人都知道的,我寻亲的时候,唯一的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4年的东北。当时母亲瓦莲金娜带着5岁的黎远康和7岁的姐姐黎远礼在吉林长春的一所学校教书,而父亲黎怀钰则在沈阳矿山机械厂工作。在黎远康的记忆里,父亲工作特别忙,也没有节假日,只有春节的时候才可以见到他。

1955年春天,苏联启动撤侨计划,居住在中国的11万侨民需要撤回苏联,这其中就包括黎远康的母亲瓦莲金娜。瓦莲金娜动员丈夫跟她一起返回苏联。可是,由于黎远康父亲的亲人在四川老家,他特别孝顺,不愿意前往苏联,无奈之下,两人只好选择分手。

黎远康:这个事我现在记忆犹新。我母亲的意思是孩子要都带走,我父亲不同意。当时他们协商,叫孩子们自己选择吧。我们那时候那么小,也不知道这个选择含义是什么,我当时就说我跟我父亲,我姐姐说跟我母亲。

1955年的夏天,母亲瓦莲金娜背着丈夫,带着两个孩子登上了从沈阳经满洲里至苏联的火车。

记者:当时你不是选择和父亲在一起吗?

黎远康:作为我母亲来讲,她心里舍不得,等我父亲下午回来一看人去楼空,马上和相关单位联系。当时火车还没到满洲里的时候,车站上的工作人员就在那里等待,车一到以后,就讲哪一个车厢,谁谁谁你们下来,就是我母亲,我姐姐,就下来了,随后我父亲赶到满洲里。

黎远康的爸爸赶到,一家四口相对无言,默默流泪。最终仍是分别,站台上,爸爸牵着黎远康的手回沈阳,妈妈牵着姐姐的手回苏联。

黎远康:我说姐姐你不要哭,妈妈你不要哭,我过一个礼拜就来找你们。没有想到她们一走就是55年,这个是想不到的。

1956年秋,作为“一五”期间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由苏联援建的洛阳矿山机器厂破土动工。父亲黎怀钰要到此工作,黎远康也跟爸爸来到了洛阳。由于洛阳没有亲人帮着照看,爸爸就经常把黎远康带到厂里。

记者:别的孩子也和你一样吗?

黎远康:没有,就我一个人。

记者:为什么?

黎远康:我父亲上班以后,我一个人还没上学,非常孤单。

记者:等于说在那个阶段里面,你和别的孩子是不一样的童年?

黎远康:一般的孩子是没有的,我也不希望他们有。

自从满洲里一别,父亲母亲因为通讯不畅就再也没有联络上过,孤单的黎远康始终思念着自己的母亲。虽然他到了上学的年龄,有了新的小伙伴,但这样的生活,远远无法冲淡他对母亲的思念。

黎远康:小的时候,有时候受了委屈,很自然想到了,如果有母亲在,可能对自己各方面会关照得周到一点,会周全一点,可以感到更温暖一点。

记者:但是现实中又感受不到的话,你怎么来调整呢?

黎远康:也就是父亲下班的时候,跟父亲有时候聊聊这方面的事情。

记者:但很多的时候,可能父亲很难代替母亲的位置?

黎远康:是的,夜深人静的时候,有时候会把母亲的相片拿出来看一看。

记者:跟母亲说什么吗?

黎远康:小学我上了五年就开始上初中了,我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因为当时在学校里头,这样跳级的事很少。

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中苏关系处在对抗和僵持阶段,并逐渐恶化。1960年,苏联撕毁全部经济技术合作的协议,撤回了所有专家,中苏边境甚至发生武装冲突。在这样的背景下,父亲黎怀钰感觉与妻子相见无望,再婚了。

1968年,高中毕业的黎远康进入洛阳矿山机器厂当了一名工人。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黎远康决定寻找母亲和姐姐,可是当时中苏两国的关系让寻亲行动举步维艰,黎远康甚至把寻找比作地下工作。

黎远康:因为当时社会上原来的那种偏见可能没有完全消除。

记者:什么偏见?

黎远康:认为你与国外有关系,当时在社会上谁家也不愿意提起来。两国间的关系还没转暖的时候。

记者:家人会不会感觉到有点儿异常,你老出去,老去做一些他们感觉到很神秘的事?

黎远康:都不是刻意做的,都是在工作当中穿插进去的,在工作之余做的事情。

记者:但是这么去找,其实希望很渺茫?

黎远康:是的,尽管渺茫,我从来没有放弃过。

记者:是什么在支撑你,就是亲情和思念吗?

黎远康:我就是想,母亲年事已高,我不知道她还在不在人世,但姐姐肯定在,所以一直还在找,还在继续在找。

1972年,黎远康结婚,第二年有了孩子。抱着自己的孩子,黎远康时常掉泪,如果母亲能看见自己的孙子该多好。1982年,黎远康的父亲患上淋巴瘤,病床上一日不如一日。黎远康意识到,如果找不到母亲和姐姐,那将是两代人的遗憾。然而,直到父亲离开人世的那一天,这对跨国夫妻,都未能重逢。

记者:你父亲生前知道你在做这些事吗?

黎远康:父亲后来病重的时候,我曾经跟他说过,如果有机会要去找我的母亲和我的姐姐,我父亲就点头同意。我想,这个事情在我父亲心里也是一个阴影。在他身体正常的情况下,我从来没提过这事,只是后来感到父亲,不可能生活很久的时候,我就和他提出这个问题,我父亲赞成了。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苏关系开始恢复正常化,这给黎远康带来了新的希望,寻亲行动也从地下转为公开。然而,1991年,苏联解体,15个国家中,妈妈到底在哪里?黎远康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再一次面临熄灭。

记者:希望就更渺茫了。

黎远康:渺茫,到底是在哪个加盟共和国?去找资料,沈阳市公安局外管科,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他们那些资料也都没有了。

虽然内心将找到母亲的可能性推到了下一代,但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黎远康的寻找母亲的心情愈发迫切。他越来越多地利用国内的公安部门、驻俄罗斯使领馆、红十字会等渠道寻找母亲和姐姐,在中俄关系稳步发展的背景下,相关部门也更多地介入到这场跨国寻亲的行动中。

者:那时候找母亲和姐姐有什么线索吗?

黎远康:线索就只有这张照片。

记者:还有吗?

黎远康:我知道我母亲的俄语名字,瓦莲金娜。

记者:姐姐呢?

黎远康:阿拉,中文名字叫黎远礼。这些就是所有的线索。

2007年冬天,黎远康通过一个朋友把寻亲的资料发给了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当时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有一个中文名字《等着我》的寻亲栏目,专门帮助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的人寻找失散在异国的亲人。2009年,栏目组的工作人员偶然发现,黎远康的寻亲资料竟与栏目组保存的一份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寻亲资料高度契合。原来,就在黎远康寻找母亲的同时,妈妈也一直在寻找孩子,跨国寻亲出现转机。

2009年9月,中央电视台俄语国际频道开播,该频道《悠悠岁月》寻亲栏目每周和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的《等着我》栏目联合进行跨境视频连线直播。黎远康一家人的故事深深打动了两个栏目组,他们决定将寻亲故事搬上屏幕。稳妥起见,工作人员并没有将相关信息透露给黎远康和他的妈妈。

记者:当时怎么通知你的?

黎远康:2009年的12月初,中央电视台给我打电话,后来就是在12月20日左右,他们通知我说,你要到莫斯科去一趟,但是去干什么不知道。

记者:你那时候有预感吗?

黎远康:有预感。我只是想,我姐姐肯定找到了,这是我的预感。

记者:为什么没有想到妈妈?

黎远康:年事已高,我不知道她是不是还在人间,我希望她在。

2009年12月27日,黎远康在中央电视台的安排下来到了莫斯科,参与节目的制作,而黎远康的儿子黎明在北京的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厅,同时参与了节目录制。

记者:她那时候还不知道你就在隔壁,离她不太远的地方?

黎远康:不知道,她没想到我能到莫斯科去,老太太很惊愕,看镜头上,但是过后又非常欣喜,这个时间主持人就讲了,黎远康,出来吧。

黎远康:这是你妈妈,我当时脑子里头一片空白,到我母亲跟前,我就扑通一声跪倒了。

记者:母亲的样子和你梦中一直想的一样吗?

黎远康:我的记忆只停留在原来分别的时间,毕竟岁月使得她的脸上已经有了很多沟壑,不可能认得出来了,就像我一样。

记者:分离的时候6岁,现在60多岁。

黎远康:对,我当时是61岁,刚退休一年。

记者:那个时候会觉得一切似乎又是好像像梦一样,是吧?

黎远康:是,感到天也晴了,太阳也出来了,感到特别光明,那么多年寻亲所经历过的艰苦,一扫而空,有答案了。

黎远康后来才知道,节目开播前,自己所待的房间与妈妈所在的演播厅只有不到50米的距离。而这50米,他和母亲却走了55年。当年,母亲瓦莲金娜和姐姐返回苏联后,回到故乡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市生活,后到阿拉木图市定居。母亲和姐姐一直想与中国亲人联系,但由于苏联政府的诸多限制,再加上后来中苏关系破裂,亲人之间再无法联系。母亲一直没有再婚,姐姐黎远礼取得博士学位后,在哈萨克斯坦一家科研部门工作。

2009年12月31日,黎远康来到妈妈与姐姐生活的地方——阿拉木图。在阿拉木图,年过六旬的黎远康成了大家的宝贝,一家人沉浸在重聚的幸福之中。

黎远康:这个是我后来到了阿拉木图以后在母亲家里的照片。

记者:这个小女孩是?

黎远康:是我母亲的重外孙女。

记者:四代人了。

黎远康:对。

记者:老太太身体还挺好的。

黎远康:身体还好。

记者:后来母亲来过河南吗?

黎远康:母亲是后来到9月份,到洛阳来过,小住了一段,就安排他们去海南旅游去了。这个照片是在洛阳龙门拍的。

记者在黎远康的家记录下了他们通过网络视频聊天的过程。

记者:能听得懂我说话吗?听得见吗?

黎远康:她懂一点儿。

记者:怎么样现在身体还好吗?

黎远康母亲:可以。

​记者:我看您身体气色挺好的,现在每天会和孩子视频通话吗?想的时候就通话是吗?

黎远康母亲:对。

记者:将来还会来洛阳旅游吗,来河南?

黎远康母亲:请我去我就可以去。

黎远康:妈妈,在多丽家的时候您一直在问我,这是不是梦,这是不是梦。你还记得吗?

黎远康母亲:过了55年,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有天意的帮忙。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