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生活文娱教育图片评论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甘肃:“南梁精神”新实践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19年04月14日 09:17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甘肃省华池县南梁,是革命老区,红色积淀深厚,但因为干旱缺水、资源匮乏,老区人民多年来一直与贫困作斗争。如今,他们正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今天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让我们来看南梁革命精神的新实践。

南梁,位于甘肃和陕西交界处。上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南梁为中心,建立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从铁角城村进入陕西,最终到达吴起县。

华池县委党史办主任 齐勇进:正是因为山大沟深,便于中央红军在这里隐蔽,和国民党军队进行周旋。

但是,战争年代的地理优势,在经济建设时期却成了劣势。华池县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全县80%是山地、丘陵,交通不便。

齐勇进:大概是到(一九)五四年的时候才建立了第一条可以通马车的道路,在之前是没有等级公路的。

铁角城村距离县城有近百公里,过去只能靠天吃饭,好不容易赶上个丰收年,粮食却运不出去。

铁角城村鱼儿掌村民小组村民 何文琴:这一袋子都过20年了,你看,袋子都烂了。粮食卖不上价,所以人穷。卖不出去,现在没人要了,纯粹没人打问,没人要了。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老区脱贫攻坚工作摆在了突出重要位置,各级党委政府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近年来,各级财政投入4亿多元,让华池县111个行政村都通上了硬化路,各村组之间和入户的道路也正在陆续修建。

铁角城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 第一书记 张建红:这面堵上了,修路着呢,我们从这个小路上先过去,看一下他修路的状况。

铁角城村属于深度贫困村。根据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的部署,2015年,甘肃省派出了6200多个驻村工作队,进驻全省贫困村进行精准帮扶。来自甘肃省体育局的张建红被派驻到铁角城村担任第一书记。截至去年年底,铁角城村还剩下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张建红:就像习总书记所讲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吃劲的时候了。今年我们全县贫困要摘帽,包括我们深度贫困村,就更难了。越到这个时候越要咬住牙关,咬住目标不放松,确保把这些硬骨头啃下来。

这天,张建红去的是村民章宗明的家。

张建红:这两天(身体)咋样了?

铁角城村章桥村民小组村民 章宗明:这两天倒不行。

张建红:咋又反倒不行了?

章宗明今年50多岁,2016年因患脑梗失去了劳动能力,成了贫困户。趁着修路,张建红打算让工程队给章宗明家门口推出一块平地,帮他发展养殖。

张建红:这儿有风,咱们从这儿开,一米二或者两米。

一心为民、面向群众,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时期形成的南梁精神的根基。在如今的脱贫攻坚战中,这依旧是驻村干部们的工作法宝。从城里来的张建红,一来到铁角城村,首先要过的就是语言关。

张建红:我刚开始给他们开会,跟老乡沟通,普通话他们觉得很难懂。其实我自己觉得说得已经很清晰了,但他们觉得他们很难懂,我就开始慢慢学他们本地话。

这两年,道路修通了,产业也逐渐发展了起来,铁角城村还引入了湖羊养殖,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养殖业,今年九月,他们就可以从合作社领到分红。

铁角城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 樊建麟:比如这个合作社一年可以挣十万块钱,我们按1:3:6的比例(分配),一万块钱属于集体经济,三万块钱属于合作社的利润,剩下的六万就拿出来给贫困户分红。

脱贫脱困靠产业,但要拔除穷根离不开扶志。村里的学校,也是张建红经常去的地方。

铁角城村的章桥小学五个年级,有两名支教老师,只能上语文、数学、英语这样的主课。知道这个情况后,驻村工作队主动给孩子们上起了兴趣课。

铁角城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 郝亚宁:我个人比较喜欢体育,运动方面的,所以我就给学生带一些活动操、篮球课之类的。像我们这个王治伟同志,他学的是行政管理,但他唱歌特别好听,所以就给学生们教音乐。

张建红:他(学生)有可能为了这一个新鲜的事物去努力、奋斗,激发孩子的那种(志向),只要一个孩子考出去了,考上大学了,对于阻断一个家庭的代际贫困是非常重要的。

如今,铁角城村原先的土房、窑洞已经换成瓦房,村里沿街栽下了绿化的油松、云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张建红:未来我们的愿望是建立一个融体育、文化、旅游,还有我们铁角城有红色革命元素,希望建成这样一个综合的美丽小乡村,这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愿望。

依托当年的红色资源,南梁如今建成了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2018年,南梁红色景区接待游客172万人次,周边村民人均增收超过3000元。

南梁镇荔园堡村村民 高文花:(以前)我们就靠种地,山上种地。

记者:一年能收入多少?

高文花:一年就是一万来块钱,全家我们有六口人。(现在我)一月一千二,一年一万多块钱,现在就能挣过去一家人挣的钱。

南梁红色大景区管理委员会 李春香:未来我们将在南梁镇以外的几个乡镇,只要有红色遗址,我们都会纳入开发,让其它乡镇也能像南梁一样,享受红色旅游带来的红利。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