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生活文娱教育图片评论

西藏考古大发现 展开远古生活画卷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19年04月15日 09:2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如果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穿越地点是西藏阿里地区的皮央东嘎遗址,你能做什么?是来一次铜釜火锅,配上青稞主食?还是用带柄青铜镜,照一照脖子上的料株项链?然后系上青铜纽扣?

历史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将阿里的远古生活画卷徐徐展开的就是参与西藏联合考古的四川大学考古团队。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皮央东嘎遗址考古队领队 霍巍:这座墓呢,应该是现在规模看着最大的一座墓是吧?位置也最好,选择这个山的山顶部。

2018年8月13日,一座巨型的石丘墓群在东嘎河附近的山头被发现,这是四川大学考古队在皮央东嘎遗址,发现的第五个墓群,日波墓地。

央视记者 陈琴:在皮央东嘎古遗址对面的山地,我们可以看见非常多的石块,而且这些大大小小的石块,堆成了十几处,甚至是几十处这样的石丘。那么这样的石丘之下,是否有古墓呢?在山顶上,我们可以看见考古队员正在对一号石丘进行考古发掘。

四川大学考古队负责人 杨锋:目前从(发掘)一半的情况来看,长方形的形状,相对比较整齐的一条边,这是明显的人工痕迹。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皮央东嘎遗址考古队领队 霍巍:石丘墓呢,就是用石头垒砌的墓丘,在墓丘的中央呢来布置墓室。这个过去在中亚,在我们的阿尔泰很多游牧民族的墓葬,都是采用了石丘墓的形式。

因为夏季雨季的来临,加上海拔高,山上石头多,这对川大的考古团队都是挑战。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皮央东嘎遗址考古队领队 霍巍:我们把控制线找好,就可以开工,从上面开始清好不好?你看老天多给脸,太阳也出来了。

忽晴忽雨,风吹日晒,这对于第八次带队到皮央东嘎遗址展开考古的霍巍教授,已是家常便饭。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皮央东嘎遗址考古队领队 霍巍:皮央东嘎遗址面积很大,它的考古文化的内涵也非常丰富。包括遗址,也包括墓葬,也包括地面居住的石窟,还有后期的佛教的寺院。

象泉河是西藏西部四大外流河之一,藏语叫“朗钦藏布”,它发源于著名的神山冈仁波齐。象泉河的主要支流东嘎河,有一个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500米的河谷,西藏著名的古遗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皮央东嘎遗址就在这里。

夏季,河谷里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四周还有绿油油的青稞地。古遗址的山脚下,是一排排藏式民居,山上,则是多座精美的洞窟,代表着佛教石窟艺术的精髓。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皮央东嘎遗址考古队领队 霍巍:佛教当中的金刚女像,上面是金刚灯,这有金刚歌,有金刚舞,还有弹琴的。绘制得非常好,而且运用了早期克什米尔艺术当中的匀染法。

那么,石窟、壁画、佛寺、岩画,这些丰富独特的文化元素,是怎么来的?公元七世纪以前,这里有人居住吗,如果有,又是怎么生活的呢?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皮央东嘎遗址考古队领队 霍巍:我们要摆脱过去的历史偏见,因为过去呀很长一段时间,一般人把西藏高原,认为都是人类生存的禁区。在这个河谷里面呢,是可以提供人类生存的条件,比方农业和牧业可以同并举。

2018年西藏联合考古,两个月的风吹日晒,川大考古队收获颇丰:在皮央东嘎遗址中的5个墓地、24座古墓里,共出土了铜器、铁器、金器、陶器、动植物遗存等诸多随葬品。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皮央东嘎遗址考古队领队 霍巍:随藏品的种类来看,非常丰富,还有比方金属做的钮扣,有的还带着线,就说明他穿的衣服是戴扣子的,这些细节对于我们去了解古代这些人们生活的非常生动也非常真实的细节。

一件件令人震撼的随藏品,相继在阿里地区札达县皮央村出土,这不仅让村民们吃惊,也引起考古学家的浓厚兴趣。

那么,这些随葬品,“吐露”出哪些重要细节,实验室考古分析进展如何呢?

皮央新发现:延续1500年的文明证据

田野考古完成2个月后,23个来自皮央东嘎考古现场的标本,被送到美国贝塔分析实验室。C14测年结果显示:20个数据有效,惊人的是这20个数据把皮央东嘎遗址从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后1000年,连续了起来。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皮央东嘎遗址考古队领队 霍巍:皮央东嘎遗址确实是一处延续时间很长,文化堆积非常丰富这样的一个重要遗址。所以这次发现的皮央东嘎的考古材料,正好能够从史前时代到历史时期形成一个完整的脉络。

1992年,霍巍和李永宪第一次走进皮央东嘎遗址,发现了令人震撼的佛教石窟遗址,集纳了10世纪到17世纪的古格王朝时期的精美艺术,这使得皮央东嘎遗址在2013年被选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前7次考古不同,正在展开的西藏联合考古,因为多支中国考古队联合在象泉河流域展开,大家相互交流碰撞,加上获取了更多的考古材料,使得对古人的了解大大向前了一步。

四川大学考古系教授 李永宪:这几个古代的墓地,他可以通过交换得到青铜器,粮食可能是本地的耕种,动物牲畜可能是通过交换,或者通过自己的放牧,粮食,金属器、动物,这些是构成他生活最基本的一些方面。

冬去春来,一件件来自皮央东嘎古遗址的出土文物,被送到四川大学多个考古实验室。研究植物考古多年的宋吉香副教授带着学生,分析着50多份来自皮央的植物样本。

四川大学考古系副教授 植物考古实验室主任 宋吉香:我们一般在遗址上发现有这个大麦的穗轴,基本上就可以说明当地应该是有这种大麦的种植的,应该是裸大麦。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皮央东嘎遗址考古队领队 霍巍:有了早期的墓葬,而且还有早期的居址,在房屋里头有造灶,还有农作物的种子,这个呢都说明当时人类在这里已经开始定居,这是第一个大的阶段。

不过,要勾勒出2000多年前古代皮央人的生活,并非一日之功,有意思的是,一只来自皮央的铜釜,却意外地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考古的魅力,就在意外的惊喜。在遗址脚下的皮央村,一个距今约两千年的铜釜,浮出水面,引出了两千年前西藏的时尚生活。

一只铜釜揭开两千年前时尚生活

2018年8月11日,因为皮央村新房建设,路过的挖掘机,意外打开了一个墓葬的缺口。在抢救性发掘中,四川大学考古队发现了一个倒扣的铜釜,旁边还有三脚架。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皮央东嘎遗址考古队领队 霍巍:很显然皮央东嘎遗址早在史前时代已经具有这种使用三脚架作为炊器的一种传统习俗,这个跟我们很多游牧民族,游牧部落的生活习俗是相互可以印证的。

釜,就是古时候用来煮东西的圆底锅,配上铁三脚,方便烧火。曹植在《七步诗》里说:“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说的就是釜!

当时,人们在锅里煮的是什么呢?在川大实验室,相关的蛋白质分析正在展开。

四川大学考古学系研究生 唐莉:这里面有没有茶叶,有哪些奶制品,哪些肉制品和哪些谷物,这种就是全部用那个蛋白质分析都可以做得出来.

记者:就是有可能里面有茶叶。

四川大学考古学系研究生 唐莉:对,它有一些那种像茶叶的茎杆一样的。

一个铜釜,仿佛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看到2000多年前皮央人围坐吃火锅的样子,也让我们了解到当时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并非是一个封闭的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 王子今:我们以前想象这个地方是很荒凉的,比较落后的,和中原文明相差比较大的。但是从它这里一系列的发现,让我们知道当时这个地方达到相当文明程度的一些人群在这里生活,而他们和内地和汉文化有一定的联系, 这是让我们非常吃惊的,就是那些丝绸的发现,还包括可能是茶的遗迹的发现,另外还有一些玻璃器珠子这样的发现,它说明又和中亚地方有又非常密切的关系。

陶器、铜器和铁器,是皮央东嘎随葬品中最常见的类型。在海拔4000多米的皮央村,这些挖掘出的带柄青铜镜、青铜短剑、青铜纽扣等,仿佛让我们走进了青铜时代。 随着西藏联合考古的深入,当我们获取更多的考古材料后,皮央远古生活图景会更加有趣;从2500年前,甚至更早延续下来,皮央作为文明的样本,也将更加丰满。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皮央东嘎遗址考古队领队 霍巍:从史前和历史时期两个不同的阶段,给我们找到了一个衔接点,也找到了一个重要的样本,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西藏西部考古学文化,以及人类文明它的进程和它的发展脉络。建立一个更大范围内的西藏西部,也包括西藏这样的一个考古学的文化的框架。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