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生活文娱教育图片评论

“嫦娥四号”任务团队获英国皇家航空学会2019年度团队金奖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19年11月26日 06:0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11月25日,英国皇家航空学会2019年度颁奖典礼在英国伦敦举行,“嫦娥四号”任务团队获得本年度全球唯一的团队金奖,该奖也是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成立153年来首次向中国项目颁发的奖项。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率“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代表,受邀参加了此次颁奖典礼。吴伟仁院士代表“嫦娥四号”任务团队,向英国皇家航空学会和奖项委员会表示感谢,并欢迎更多国家或组织与中国开展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助力人类太空探索与科学发现。

目前,“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已分别结束月夜休眠期,受光照后成功自主唤醒,恢复月面工作,进入第十二个月昼工作期。截至目前,“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的工作时长已超过300天,远远超出设计寿命;“玉兔二号”巡视器克服月背复杂地形等障碍,行驶里程也已超过300米,实现了“双三百”的突破。在新的月昼工作期,着陆器搭载的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低频射电频谱仪等科学载荷将继续对月表环境开展科学探测工作;巡视器将继续按照规划路线行驶,搭载的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中性原子探测仪等科学载荷也将在不同探测点进行科学探测。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在2018年发射并部署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鹊桥”号中继星的支持下,“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分别开展了就位探测和巡视勘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发现成果,并在《自然》(Nature)等国内外学术期刊陆续发表20余篇论文。根据搭载科学载荷所取得的数据,科研团队重构了“嫦娥四号”月球背面下降轨迹,对着陆点进行了精确定位;获取了着陆区形貌、构造、成分等地质信息,发现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等矿物组分为主的岩石,并对其来源作出初步判断,对揭示艾特肯盆地地质演化乃至月壳早期演化历史、月球深部物质结构及形成机理等科学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另外,在中性原子、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及低频射电频谱等领域获取了大量数据,并取得了初步分析结果。

“嫦娥四号”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创造了世界探月史上新的里程碑,实践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中国探月精神,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成立于1866年,最初名为“大不列颠航空学会”,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有国际影响力的航空航天专业学会,致力于航空航天知识技术在全球范围的普及和发展。目前,英国皇家航空学会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分会机构,是一个国际性、跨学科的专业组织,其下设有空气动力学、飞行模拟、航空动力、太空空间、无人驾驶飞行器等多个专家小组委员会。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每年会向具有突出贡献的个人颁发金银铜奖,自2004年开始向为航空航天研究和发展作出突出、有开创性贡献的团队颁发金奖、银奖或铜奖。

“嫦娥四号”任务收获颇丰

“嫦娥四号”任务目前已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发现。其中包括第一次获得了月球背面着陆区附近真实的地形地貌立体影像;首次用探月雷达获得了月球背面月表下300米左右的地质剖面图,对研究月球起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测得了月表带电粒子和中性原子的辐射结果等;测得了宇宙低频射电辐射的原始数据;第一次测得月球背面真实的温度数据。 

“嫦娥四号”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嫦娥四号”任务的圆满成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创造了世界探月史上新的里程碑,是中国坚持和平利用太空、探索未知世界的一次成功实践。 

中国建设航天强国步伐稳步推进

“嫦娥四号”任务是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中国建设航天强国步伐稳步推进,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继续努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贡献。

2016年开设首个“中国航天日”

自2016年起,每年的4月24日被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之所以选择在这一天,是因为在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的开创性、奠基性成就,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的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升空;11月18日返回舱着陆,在轨飞行期间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进行自动交会对接。2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组合体内驻留30天,完成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新纪录,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从天宫一号到天宫二号,从无人到有人,从“单人一天”到“双人多天”“多人多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稳步推进。

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顺利在月球背面预选区冯·卡门撞击坑着陆,由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的科学探测任务陆续展开。“嫦娥四号”任务的圆满成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了地球与月球背面的测控通信,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中国探月的第一行足迹,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篇章。

2018年我国共实施39次宇航发射,成功将104颗卫星发射入轨。2018年,北斗导航卫星全年成功发射18颗,全球组网卫星基本系统完成部署,形成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能力。

中国航天发展迈上新台阶

放眼未来,我国未来深空探测的四次重大任务分别为:2020年发射首个火星探测器,一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实施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进行火星表面采样返回,开展火星构造、物质成分、火星环境等科学分析与研究;进行一次小行星探测;规划一次木星和行星的探测。

此外,目前我国空间站研制建设正稳步推进,计划2020年执行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场区合练及首飞任务,瞄准2022年前后建成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央视记者 陈明磊)


(编辑 韩咏慧)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