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生活文娱教育图片评论

白岩松:20年我变老了,澳门却变新变好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19年12月21日 21:47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岩松:

时间过得真快,1999年的12月20号是澳门回归的日子,围绕那一天,我作为主持人,参与到整个直播当中,今天回忆起来,还像昨天一样。但中间已经间隔出20年的时光,20年我变老了,澳门却变新变好了。澳门回归前的四年,经济增长是负的,而从澳门回归到现在,这20年澳门的GDP总量增长快十倍了,人均GDP已经进入世界前两名,失业率也从回归之初的6.3%下降到1.8%,更不要说澳门孩子的教育15年免费。医疗方面,65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就诊,等等等等,这新澳门是怎么新起来的?未来又如何变得更好?《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关注:新澳门。

福利社会

仅有30多平方公里土地的澳门,常住人口就多达60多万,每平方公里两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地狭人稠的澳门,其住房矛盾一直是社会突出问题。回归20年来,在国家支持下,澳门填海建设新城区,积极拓展公民居住空间。2016年至2020年的“五年发展规划”中,宜居问题更是被放在了优先发展位置。2007年,澳门特区政府全面实施非高等教育15年免费制度,涵盖3岁幼儿到18岁高中毕业生。

65周岁以上的长者,按照今年标准,他们每人每月可享受养老金3600多澳门元,加上敬老金等福利,每人每月平均领近6100澳门元,一年就是73000多澳门元,还可享受重大疾病和长者看病免费制度,自己养老而不为儿女添负担。

澳门中联办政策研究室原主任 沈明初:

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是成功的,其中一个巨大成就,就是民生问题,我们强调不忘初心。我们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实际上是包括为港澳居民谋幸福的,特区政府在这施政当中想到了广大市民的利益。

沈明初从1992年开始参与澳门回归工作和回归后社会发展的政策研究。在他看来,澳门回归20年,特区政府以民为本、民生优先、还富于民的施政理念,是市民获得更多发展红利的重要原因。

2009年特区政府用于社会保障职能的开支为51.8亿澳门元,2018年升至180.5亿澳门元,增长了2倍多。此外,从2008年开始,特区政府推出现金分享计划,比如不久前宣布,2020年财政将向永久居民一年发10000澳门元,非永久居民发6000澳门元,并承诺继续实行税费减免措施,包括减收居民职业税、免收所有营业税、小贩牌照费等。

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 齐鹏飞:

澳门的现代经济是60年代才起步的,形成了以博彩业为龙头,然后交通运输业、银行保险业、房产建筑业,我们叫准多元化的一种经济体制。最初这种财富的增长并没有直接落到老百姓的头上,因为都是一些大集团拿到增长的红利,所以老百姓在回归之初,也是有不满的,也是有积怨的,而且出现了很多新的矛盾。经济的高速增长必须体现到老百姓的获得感上,得让老百姓觉得这种进步和自己息息相关,是能够给他们带来切身利益的,所以澳门政府从这个时候开始,把相当大的精力或者把这种社会财富,转移到老百姓身上。

民生稳,则社会稳。20年来,特区政府在国家支持下,统筹规划了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医疗、人才培养、防灾减灾等六大民生长效机制,建立普惠式社会保障体系,使得住有所居、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的愿景逐渐落地。

岩松:

从地理面积上来看,澳门很小,陆地面积只有32.8平方公里,但生活着67万多人,一平方公里近20800人,可以说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但别看这么小,却也有很多的多,这么小的地方,居然有超过20个博物馆。再比如说澳门回归20年,它的民间社团从1000多家增长到了9000多家,而正是这些民间社团化解社会矛盾,传达着居民的诉求,让人口密度超大的澳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却很亲近,社会氛围显得和谐。

社团文化

街坊会联合总会,该社团是澳门最大的社会组织之一,总共有4000多名注册义工,提供的服务范围很广,从托儿所、中小学、业委会再到老人护理中心乃至善终服务,可以说是从3岁到100岁都管。

由于澳门大多是双职工家庭,多数父母在三个月产假后无法时刻照看孩子,因此澳门的托儿所通常会从三个月的小朋友开始接收,通过政府下单,民间服务模式,街坊总会的服务也可以降低收费,像托儿所、长者护理中心每月只需缴纳一千多元澳门币。澳门民间社团的数量繁多,在民众和政府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但在殖民时期,两者的关系则复杂许多。

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 齐鹏飞:

葡萄牙在澳门400多年的殖民统治是垄断性的,所有的法律都是葡萄牙国家直接搬来的,第一不修改,不针对澳门情况。第二不翻译,都是普通老百姓没法听得懂的,也没法认同的东西。那么老百姓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自保,他们就靠这种各种的社团组织,形成一个团体来达到自我保护,能够和政府对话。

回归20年,澳门民间社团的数量增长到目前的9000多个,涵盖各个领域,大社团提供社会服务,小社团沟通民间感情和平衡多元文化。

生长的澳门

本周五,澳门回归20周年纪念日当天,联通珠海与澳门的新横琴口岸,仍在紧张施工。新亮相的48条闸机自助通道,已成功通过压力测试,具备了通关条件。未来,旅客只需要一次排队、一次读取证件、一次识别生物信息,就能在1分钟,从澳门进入珠海横琴新区。

以往,从澳门进入横琴,需要颇费周折。先是要在澳门的莲花口岸,经澳门方边检出境,然后坐摆渡车穿过莲花大桥到达老横琴口岸,最终经内地边检后,方可入境。平均耗时40至45分钟。对于那些到横琴新区工作的澳门人来说,通勤着实是份不小的负担。但相较这份劳累,他们更看重的是横琴新区截然不同的产业布局和发展前景。

何子锋是一名澳门青年,他曾在台湾、香港求学工作多年,积累了很多信息软件技术研发经验,一心想回家乡有所贡献。但在旅游博彩业“一枝独大”的澳门,却很难有机会施展抱负:土地紧张、缺乏投资、人员不足,产业链不完备,也都是问题。近几年,为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横琴为前来创业、工作的澳门青年,提供包括创业资金、场地、住房和生活补贴,以及退还个人所得税等政策优惠。目前,共吸引到澳资企业约2000余家。

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 齐鹏飞:

实际上就是要走出一条,不单纯依靠某种特种行业来发展经济的这个路。回归之前它旅游博彩业,一业独大的情况已经出现了,它占GDP的40%,占到财政收入的60%。澳门回归以后,澳门特区政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因为这样一种单一性的经济结构,是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稳定的,一旦有点风吹草动,这种外向型经济很可能就会出现大的崩盘,所以它希望经济能够多元化,而且它这20年也在努力朝这个方向来走的。

且不谈语言、建筑风格,光是舌尖上炸开的花样繁多的味道,就让人不得不感慨,澳门这座城市已经将东西方文化融合到血脉中。独特的城市魅力,怡人的气候,特别是林立的酒店、场馆,使得最近十几年,到澳门举办大型会议、国际展览,逐渐成为热潮。而另一方面,澳门的土生葡人,又让这座城市与世界2.8亿葡萄牙语人口,有着天然的联系与亲近感。澳门也已经成为一个促成中国和葡萄牙语国家商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 齐鹏飞:

适度多元化必须依赖于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就是它对外的经济合作。这个对外经济合作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向外的,我们说通过“一带一路”,通过中葡论坛,向拉丁语系国家,向欧盟国家,向葡语系国家,这样一个经济合作;另外一个是对内的,就是我们大湾区,现在澳门和内地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已经成为制度化的一个趋势。

展望未来,澳门又该如何继续生长?本周,庆祝澳门回归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中,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希望,其中,保持经济健康发展,适度加快产业多元化的步伐再次被强调。而要摆脱过去财富积累的路径依赖,走好、走稳这一步,除了智慧,更需要的是勇气和力量。

岩松:

20年让澳门变新变好,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未来澳门的发展依然需要持续的奋斗和努力。未来的澳门有三个定位,第一是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第二是打造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第三是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从这三个定位来看,20年不过是一个新的起跑线,更好的澳门依然在路上。


(编辑 扬翼)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