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生活文娱教育图片评论

三江源地区每百平方公里2-4只雪豹 实现世界数量最多个体识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0年02月12日 11:4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三江源地区野生动物生存状况调查

三江源国家公园及祁连山国家公园,是我国2016年批准设立的第一批试点国家公园。今年,这两个国家公园将正式挂牌成立。这两个国家公园以及周边地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珍惜野生动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为了进一步摸清这些野生动物分布的情况,一支专业的调查队伍,从去年11月到今年1月中旬,布设了700多台红外相机,调查近百个村落,在这些地区不断有了新的发现和结论。下面,让我们跟随这支调查队伍,来关注这次调查有哪些新发现。

本次调查由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以及青海省林业厅,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和当地政府一起组成。我国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和祁连山国家公园,分布有大量的珍稀野生动物。本次调查,除了对上述地区的珍稀野生动物进行关注和救助外,也为当地保护部门在未来对这些珍稀动物的保护及解决野生动物和当地百姓冲突提供及时的应对策略和合理的建议。

动物监测调查负责人 李沛芸:这一次,我们差不多收了400台相机,涉及到的监测人员将近200名。我们一般会将照片进行筛选。然后把照片按照物种分类,把我们重点研究的雪豹、金钱豹等重点物种会提取出来,所有的这些原始数据我们会发送到北京的研究中心,由研究团队的人员进行进一步深入分析。

本次调查除了红外相机的检测分析这些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以外,还将利用问卷入户调查等方式,对当地发生的兽畜冲突事件,人和野生动物冲突事件以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动物保护意识进行深入的调查。

北京大学博士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负责人 史湘莹:我们这次进行社区的调研,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对社区的人兽冲突的频次以及态度进行调查,一方面我们在这个地方做了自然体验的项目,我们也想对这个项目做一个评估。

本次调查主要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保护区及祁连山国家公园进行,这两个国家公园是我国2016年批准设立内的第一批试点国家公园,今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保护区及祁连山国家公园即将正式挂牌成立。所以,本次调查也将为这两个即将正式成立的国家公园提供重要的资料和数据。

实现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雪豹个体识别 

珍稀野生动物雪豹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又称为高原精灵,它们的数量非常稀少,且大多分布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上,导致人类对它们的观测和研究比较困难。但是,这不影响专家们对雪豹研究的兴趣和重视程度,经过多年的努力观测,我国的动物学家首次在雪豹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世界上最大数量的雪豹个体识别。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通常栖息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裸岩和高山寒漠地带,是全世界生活海拔最高的大型哺乳动物之一。据专家统计,目前全世界的雪豹约有4500至7000只,而有效繁殖种群的数量可能只有2500只。号称“雪山精灵”的雪豹,属于个体独居动物,喜欢夜间活动,由于分布海拔较高,加上活动范围大,有的能活动上千公里,行踪神秘莫测,身影难得一见,导致人类雪豹的研究一直比较难以开展。

北京大学教授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吕植:那么现在雪豹的分布,在我们国家占到60%,其他就是中国周边的亚洲国家,确实我们把雪豹称为“高山之王”,雪豹的分布范围在中国是上百万平方公里,真正做研究的地方,加起来也就两万平方公里左右,占2%都不到。

近年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调查人员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和祁连山国家公园等地深入调查后,发现许多雪豹活动的痕迹,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红外相机,能够在不打扰野生动物活动的前提下,在各种高海拔寒苦地区代替人员蹲守来进行全天候监测。红外监测手段的应用,使得雪豹这种高原精灵的影像不断被拍摄到,从而,人类对雪豹的认识也越来越加深。

北京大学博士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史湘莹:我们在青海的话实际上涉及到了11个点的社区的检测工作,这11个点超过了700多台红外相机,我们现在有超过300名牧民检测员在帮我们维护这些红外相机,我们通过培训当地老百姓进行红外相机的布设还有维护、收回等等,大大提高了我们社区检测的效果。

通过近年监测和数据筛查,调查人员发现,在三江源保护区的核心区的青海玉树扎多县昂赛乡,是雪豹集中分布的区域之一。

北京大学教授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吕植:雪豹的分布密度有大有小,取决于它的食物的分布,如果食物的来源比较丰富的话,它的活动范围就不用那么大,我们在三江源地区分布没有像蒙古,巴基斯坦那样大,蒙古曾经有个雪豹是几千平方公里,我们这儿就几十平方公里,侧面反映我们食物资源是比较丰富的。

由于集中分布了数量较多的雪豹,扎多县昂赛乡又被成为“雪豹之乡”,为了更深入研究雪豹,科研人员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昂赛乡布设了300多台红外相机,并把相机交给培训后的当地动物监测人员。

北京大学教授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吕植:一个人管一到两台,都有人来监管,我们不光在昂赛拍到了雪豹,还在同一位点上,拍到了豹子,棕熊,狼,猞猁,大型的食肉动物在同一位点上,这个在全世界也是非常难得的,在昂赛这条沟里,我们通过识别,雪豹是有花纹的,每个动物是花纹是不一样的,可以通过花纹来识别不同的雪豹。

据专家介绍,雪豹的个体识别不适于用面部特征,而是靠雪豹身上的斑纹,但是由于雪豹的斑纹并不是左右对称的,因此对比识别时需要选用雪豹左侧、右侧或尾侧三个角度的照片,然后,分析豹纹关注的特征包括:斑点的大小、形状、拓扑结构。观察鉴别时,通常把雪豹身体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观察区域中的斑纹。如果有3个或3个以上区域的斑纹都相同,就认定为同一只雪豹。

北京大学博士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史湘莹:做昂赛乡全境的调查之后,布设了70个格子,80台红外相机,检测了超过30万张的红外相机的照片数据,我们通过个体识别分析出来这里有40个雪豹的个体。

据了解,如此大数量的雪豹个体识别,也是世界上目前为止最大数量的雪豹个体识别。

北京大学教授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吕植:目前在一个区域识别出这么多的个体数量,这是第一个。从密度上看,每100平方公里,2到4只。

野生动物保护:“居民参与 社区监测”是关键 

调查发现,近几年来,三江源国家公园里的珍稀野生动物数量越来越多,老百姓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这是如何实现的呢?当地政府及科研保护部门的一个做法非常有效,我们就“如何保护雪豹”这一事例来看看当地是怎么做的。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科研人员在玉树扎多县昂赛乡识别出40只雪豹个体后,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举办了一场特殊村民会议,会议的主题,就是给识别出来的雪豹取名字,能给后山雪豹取名,老百姓的激情很高,每个人都积极发言。

北京大学教授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吕植:让监测员同时给监测到的雪豹取了名字,这样让他感觉到有拥有感,他们取的名字,都是雪山之王,什么精灵,按藏语起的名字。另一条山沟,他们取的名字,所有都按他们的神山,所有雪豹都姓神山的姓,神山家的孩子,也是受山神庇护的,很好地把监测活动和当地的文化结合起来。

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保护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据调查统计,三江源保护区内,有1200多个村子。2016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为我国体制内试点的第一个国家公园。

北京大学教授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吕植:三江源国家公园,最大一创新就是,由老百姓成为保护者,从国家的角度还给他们发工资,又有一部分的收入,老百姓从保护中获得收益,保护成了三江源老百姓的一个生计了,也是一个工作。在三江源我们现在做的所有监测都是靠老百姓来做,村子里会选出来监测小组,每一条山沟由几个牧民负责这个山谷里的红外相机的布设,也监测其他的野生动物。

据专家介绍,由本地牧民参与生物多样性监测,并发挥主体作用的模式,称为社区监测。老百姓和科学家的合作模式,能够让普通人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去的做法,叫做公民科学。近年来,三江源国家公园和当地政府委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山水保护中心等科研机构,实施了对当地居民社区监测的培训,进行了公民科学的普及,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北京大学博士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史湘莹:经过我们政府的宣传工作,以及很多的培训,我们现在的居民有比较强的保护能力和很好的态度。我们发现虽然每家每户每年都会有几只牛或者家畜会受到野生动物的袭击,有这些损失,但是我们的社区都知道是保护动物,同时也觉得野生动物吃家畜可能不是那么严重的事情,所以还没有发现任何报复性的猎杀行为。

如今,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区的牧民,都有了很好的动物保护意识,在遇到雪豹吃牛或伤害家畜的事件时,第一反应绝不会是抄了工具上去击打驱赶雪豹,而是用赶紧拿出手机或者用监测红外相机对着雪豹拍摄,看雪豹是怎样吃牛,然后怎样撤走的。

(编辑 崔智琳)

新闻首页
分享到: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