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生活文娱教育图片评论

重症ICU纪实丨最后的接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0年03月29日 09:5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两个院区,收治的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占武汉市的20%以上,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按照国家卫健委的整体部署,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所有的重症患者都将集中到中法新城院区,由来自北京的6支国家医疗队和同济医院集中收治。从3月26日开始,患者的转运工作正式启动,为期一周。

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院长 刘继红:战斗过程历历在目,工作量随着疫情的好转,就是要这个月底,清空光谷院区。

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副院长 汪辉: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做到稳,不能乱。就是安全第一。一个是患者安全,一个是医护,越到这个时候。(保持)零感染。

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战时医务处处长 祝伟:不是那个,是我们院急救中心的救护车,我们的救护车转运,是有一套专班的,就是有医生,有护士,有担架员,有司机,四个人一个班组的。车上设备和抢救的药品都是有的。

17支医疗队和同济医院50多天并肩战斗,高峰时期有800多位重症患者接受救治。2020年3月31日,这将是光谷院区从开始接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之后,又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至此,光谷院区要转运完还在住院治疗的170位患者。

同济医院急救中心护士长 郑丹莉2,7,8,这是2个吗?这是两个,这是三个病人,等一下,三个病人的,把重病人放到一起,看哪一个病人重一点,这个80岁的,年纪大一些。好,我们就这样分四辆车,我把这个打印出来,每个人手上就一张。

3月26日,光谷院区的转运工作正式开始,核对信息、评估病情,做到万无一失的安全护送,就是同济医院急救中心的核心任务。作为同济医院急诊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急救中心承担着3个院区新冠肺炎患者的所有收入、转运、转出工作。

从2019年12月31日,他们开始转运第一批12位疑似患者到金银潭医院后,33名工作人员就一直全员上岗,24小时在线。

同济医院急救中心护士长 郑丹莉跟我一起去吧,走走,左边走,我可以拖一个。

在抗疫最艰难的时候,他们每个月转运的患者中,危重症患者能占到86%。

同济医院急救中心护士长 郑丹莉这个车是不是只用一个就够了,(这个车负责运)两个病人转运。那个表呢,这个表给了几个?给了四个,四个是吧。我现在马上过来,马上过来。检查下仪器嘞,仪器查一下,把那个氧气打开看一下,好的,14个压,你把那个关掉,我放余气。

一辆救护者就相当于一个移动的急诊室,检查完所有的急救配备和药品,这次关键节点的转运工作也即将开始。根据患者病情危急程度,光谷院区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分批转运,首批25名都是治愈效果良好,但仍然不符合出院标准的患者。

青岛市援鄂医疗队青岛二队领队 李永春新冠肺炎没有治好,继续治疗,还有三个病人呢,是因为比较重,我们放在最后一拨转,那些病人不能自理,需要躺着,需要照顾,这些可以自理的。

你们尽管放心,这边的医嘱呢,和那边联系的,也希望你们可以早日康复。

患者希望你们早日回家。对对,好嘞。

第一批转院的陈先生,病程已经长达近两个月,从方舱医院转到光谷院区后,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他双肺的病变已经明显好转,但因为康复期核酸检测复阳,还不符合出院的标准。

武汉市民 陈文:我给你们鞠个躬好不好,我们也希望你早日康复。今天上午的时候听到说又要搬,我跟这个大叔本来心情很不好,后来医生和护士及时来跟我们做心理疏导,我们一听之后也觉得要配合,反正我过去我是尽量想早点好,然后也希望大家都早点好,都回去。

青岛市援鄂医疗队青岛二队队员 张明泳:对新冠病毒的抗体,正常的你们俩已经达到八倍。有这个抗体的水平以后,那么以后哪怕就是说再次感染,或者说再次发病的可能性几乎就没有了,因为现在咱们担心,比如说你们没有两次的连续阴性,怕出去之后再有传染性,所以需要的该是等待和耐心了。

武汉市民 陈文:这个院区它恢复正常了,说明整个社会整个功能就发挥正常了嘛,我们在那,估计就是最后一批走了,那彻底估计都开开心心就全部都好了。

医生:中法(新城)院区国家队的北京的医生,他们比我们来得还早,他们还是走不了,还要继续坚守。

同车转运的苏先生和陈先生同一天入院,同一天核酸复阳,虽然还不能出院,但大家的精神状态已经完全不同于疫情暴发之初。从光谷到中法新城,两个院区之间有50公里的转运路程,这是久违的城市气息,每个人似乎都有机会静下心来看看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青岛市援鄂医疗队青岛二队队员  张明泳刚来的时候就感觉穿行在一个未来城市一样,一路看不到一个人、一辆车。

武汉市民 陈文那个时候是应该封城,幸亏封城了。现在慢慢城市开始恢复了,有盼头了。

医生:B栋西,一个10,一个11。

武汉市民 陈文你是11西,你是11楼。

医生:他要转去的科室,就是我自己科室的另一个病区。

按照国家卫健委的统一部署,来自北京的6支国家医疗队将一直坚守到最后撤离。这次转运,陈先生被安排到了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管的病区,之前病区的护士长一直把他送到新病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护士:你先在那坐一下。

陈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看到这几个字,真有底气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护士长 周蜜:大家都辛苦啦。对于这些复阳的病人,可能多一点心理的关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 王泠:别着急,你要相信我们,我们之所以能够留到最后,是因为我们是国家级的团队。所以您越着急,越影响恢复。我们还得陪着您呢。

记者:是身体不舒服么?

周蜜:她这个闷得太厉害了。

护士:到门口去透透气。躺一下吧。 小瑞不舒服,我们下来好吧,小瑞再不能走了。

转院交接工作刚刚完成,一路负责护送患者的韩小瑞突然站不起来了。

同济医院急救中心护士 韩小瑞:可能太闷了。

密不透气的防护服让她有些憋闷。看到患者已经顺利地转入新病房,韩小瑞终于可以在担架上喘息片刻,因为人手不够,这个1994年出生的小护士已经连续在岗工作3个多月没有休息了。光谷院区的这一轮转运还在紧张进行,但无论是患者和医护人员都明白,这是疫情退却前的最后接力,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耐心、坚持和等待。(总台央视记者 徐平 黄达 刘刚 周琨 赵彤)


(编辑 李冬鸣)

新闻首页
分享到: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