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接下来关注禁毒的话题。记者今天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息,去年到今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起诉涉毒品犯罪人数双双下降。
2019年至2020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涉毒品犯罪108663人,占全部刑事案件的8.47%,同比下降29.84%;起诉涉毒品犯罪143294人,占全部刑事案件的6.13%,同比下降21.31%。
批捕起诉的毒品犯罪案件数量下降,说明禁毒工作稳中有进、趋势向好、成效显现,毒品犯罪高发势头得到遏制。
从办案情况来看,当前毒品犯罪案件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是“互联网+物流”的制贩毒活动更加突出。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购买、销售毒品和制毒物品,通过网上物色运毒“马仔”或物流进行寄递,再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甚至虚拟货币支付毒资,实现人货分离、人钱分离、钱货分离,打击难度增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利用物流快递寄递运输毒品犯罪案件增长较快。
二是新型毒品不断翻新。新型合成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增长迅速,大麻巧克力、“蓝精灵”“开心水”等新类型毒品增多,一些娱乐场所和特定群体滥用情况突出,社会危害性大。
三是境内外犯罪团伙勾连问题凸显。一些贩毒团伙通过海运、国际快递、人体携带等方式将毒品走私至境内,再由境内的团伙组织分别实施运输、分销、保管毒资等行为,犯罪呈链条化。浙江检察机关近年来办理外国人毒品犯罪案件连续增长,特别是2019年同比上升了187%。
(编辑 李茗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