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生活文娱教育图片评论

新闻周刊丨防疫要慎终如始 也不能让人举步维艰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0年09月12日 23:28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钟南山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三人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还有众多的集体和个人获奖。表彰是应该的,因为能有今天的工作生活状态与防疫的有效和众人努力密不可分,但表彰可不意味着防疫的结束,反而强调决不能把防疫的成果由于放松而前功尽弃。那么表彰之后,我们如何慎终如始?

《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关注:防疫不放松。

外来疫情与打开的门

截至本周五,我国除港澳台地区外,已连续26天没有出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眼下,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住境外输入风险,恢复国际贸易和人员往来,已成为各地防疫工作的重要内容。上周四,9月3日,北京开始逐步恢复已经暂停了5个多月的国际航班直航航线。第一批有来自8个国家的9架航班,被允许重新在北京直接降落。

浙江徐先生:我的机票是7月底买的,一开始它是分流出去,分流在河北石家庄入境。后面好像离起飞一个星期左右,突然给我们发了一个信息,说现在目的地是北京的,一律在北京隔离。

全球疫情暴发时,浙江的徐先生正在欧洲罗马尼亚打工。他所购买的回国机票,要先在希腊首都雅典中转,然后再飞往北京。此次先行恢复直航的八个国家都是输入病例较少的国家,分别有泰国、柬埔寨、巴基斯坦、希腊、奥地利、丹麦、瑞典和加拿大。而徐先生中转的希腊,正是这八国之一,他也因此颇为意外地成为首批直航北京的归国旅客。

浙江徐先生:到北京是9月6日中午12点多,工作人员安排好之后,我们就排着队下飞机。海关出入境健康申报他们要核对,核对完给我们一张纸,我们拿着纸去做核酸。有五六个通道,一个人只要两分钟就做完了。做完核酸检测去填表格,申报你从哪里来,什么地方登机,经过哪里,填完了才能出海关。领完行李的时候,要在后侧厅等大巴车,每一班大巴车大概乘坐10多人,等大家全部上车后就会拉我们到集中隔离点。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徐先生被拉到位于北京南五环外的大兴区。在这里,共准备了9个集中观察酒店,1508个房间。按规定,徐先生将进行14天集中观察。结束后,如果核酸检测呈阴性,他会被出具解除集中观察证明。随后,就可以自由买票回家,离开北京。

浙江徐先生:每天早上9点、中午12点、晚上6点,我们要申报体温。我们下了飞机做了一次核酸,可能(隔离)7天的时候会做一次,最后一天再做一次核酸,这个肯定是有的。这边一个人的话,住一天房间费是400元,伙食费是100元,算起来14天是7000元,7000元加上120元的检测,一个人需要7120元。

目前,北京恢复国际航班直航仍处于试运行阶段。一旦单架航班出现实际输入病例超过3例或达到熔断标准,就会立即将其恢复至指定的第一入境点入境。如果试行顺利,未来,北京将逐渐从目前的每日500人左右,增加至每日不超过4~5个航班,最多1000人的规模。截至本周五,大兴区集中观察酒店已经住满。周六开始,将启用位于朝阳区的11家酒店,共可接待2000人。同时,北京其他区域也开始提前筹备酒店。

英国留学生 侯智丽:我觉得如果之后能政策放宽,当然对于留学生朋友来说是一件更好的事情。因为说句实话,中途的辗转不仅时间长,人很疲惫,而且风险也很高。我们一路都戴着口罩、护目镜还有手套,也不太敢吃东西。真的像噩梦一样的经历,不过能回来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如果后续能够有直接落地北京,那真的是替他们感到很开心。

侯小姐是一位英国留学生,她购买的原本是9月1日从伦敦直飞北京的机票。但由于当地疫情形势比较严峻,所有从英国出发、目的地为北京的航班,仍被要求从第一入境点入境。她的机票也因此被调整为从英国曼彻斯特飞往西安,中间还要在比利时进行中转。而这次中转,让她足足等了17个小时,不得不在机场过夜。

英国留学生 侯智丽:这张票差不多花了2万元人民币。要说根据以前的票价,可以买一张往返的商务舱机票了。但这张票对我来说,能够买到它还是蛮庆幸的。之前经历了一段一票难求的紧张情况,因为就不确定哪张票会被取消。一般人手都是备着五六张票,但是现在我觉得随着政策的越来越宽松,起着一个推进的作用。

如今,航线恢复,航班增加,海外留学生、华人的回国路,比几个月前顺畅不少。此次允许部分境外航班直接在北京降落,更被海外华人群体,看作一个强烈的政策信号:国家有信心控制住外来疫情,未来还将继续敞开大门。

英国留学生 侯智丽:期待的无非就是航线多增加一些,然后航班班次可以多一点。我觉得释放的信号就是国内能够理解到,在海外的人,想要回国真的很不容易。因为之前有引发过一些讨论,就是有境外输入的案例,这个到底应该是怎么样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但是现在我觉得这种政策的转变,是一个非常包容的态度,然后也很支持,也很欣慰。

在中国举行表彰大会的这一周,世界防疫的形势却非常不乐观,甚至又有了更让人担心的局面,印度累计新冠肺炎确诊人数接近500万,欧洲多国出现反弹,特效药显然没有,人们都在等待疫苗。但不可忽略的是,核酸检测却可以帮我们很多的忙,中国在这方面显然步子迈得更大、更快。

“闪测”——给检测提个速

刚刚亮相北京服贸会的公共卫生防疫专题展区,又在中国医师协会即时检测成果发布会上登场。最近一周,一项快速进行核酸检测的产品“闪测”,受到特别关注。相较于常规核酸检测,这一由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支持,由北京一家企业研发的最新成果,将核酸检测的时间大大缩短。从鼻咽拭子进入实验环节,到生成最终报告,只需要半个小时。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分子诊断技术学组副组长 李响:护士拿一个棉棒,直接就从你的口咽部去刮了一个拭子,放到一个样本的保存管里,我们再吸一点(样本处理)液体,直接加到我们的反应管里,然后就直接可以把这个反应管上机(器),基本就是这两步操作,可能总共加起来就三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在传统的核酸检测方法中,除了鼻咽拭子采集的时间,和样本转运至实验室的时间,最耗费时间的环节当属从样本中提取核酸的环节。专业人员要进行十几步、甚至二十几步操作,难度极大。“闪测”这一新产品的关键技术创新就在于,省去了提取核酸这个环节。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分子诊断技术学组副组长 李响:因为核酸提取的话,就是说它是要从一个整体病毒里边,把它的细胞膜破壁,包括它的蛋白去给它水解,它有很多很多步骤。它是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所以它是用这种非常小体积、微升级的,稍微你有一些加样不慎的话,你看不见,但是你看不见造成的结果,就是它的这个实验结果会出错,包括假阴性、假阳性的问题,而我们在这方面的突破,其实就是我们不需要核酸提取,只要一分钟加样就可以上机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病毒病应急技术中心主任 谭文杰:它避免了在这个实验室这种复杂的核酸提取过程,还是全封闭的,这样的话就减少了它环境污染的这种可能性,也进一步降低了它的假阳性发生率。

由于终端检测机中的一系列专利技术设计,使得机器可以直接对混合物进行检测。而且经过多方评估,准确率和灵敏度不亚于传统方法。今年7月,经过国家药监局批准,成为国内第一个上市的快速检测产品,并已经在多个地区的医院等场景中推广使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分子诊断技术学组副组长 李响:我们在医院就医的话,现在是所有的这种住院病人,还有发热门诊和急诊的病人必须要检测核酸。如果你是一个慢病患者,我相信你等一天拿一个报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医院,恰恰是有很多这种急诊,比如说大出血,需要马上做手术,但是我在做手术之前的话,我必须要去做核酸检测,那这个时候你怎么办?如果说你能够在半个小时出结果,那其实往往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与此同时,检测步骤被简化后,样本保存管的盖子由传统方法的打开十几次变成只打开一次,操作环境被污染的风险大大降低,操作难度也大大降低。造价昂贵的标准PCR实验室不再是必需品,在规模较小的生物安全柜中就能完成大部分操作。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分子诊断技术学组副组长 李响:我们标准的PCR实验室,无论是对人员的要求,还是对整个空间和硬件的要求都比较高,尤其这种二级医院,它之前没有实验室,它要去搭建一个实验室的话,如果用传统方法,可能需要投入比较高,可能甚至上百万这样的话,其实对它来说负担是蛮重的,但更重要的还是人员,因为人员很难去短时间能用,至少半年以上的培训,造成整个的实际落地起来还是比较困难。如果说能够通过这种简单操作,培训本地的一个护士,就能够去操作的话,而且能拿到非常可靠的结果,对它来说的话,这是非常方便的一个选择。

8月底,国务院要求,所有二级综合医院在年底前具备核酸采样和检测能力,这个产品的问世,对于医疗资源薄弱的县级城市、二级医院等是一件好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病毒病应急技术中心主任 谭文杰:我们也是希望这个产品能够快速推广,因为县一级的话,毕竟不论从设施来说,从人员培训上来说,如果我们能够一步从采样到出结果,都由机器来完成,然后成本又低,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够落实,就是要把这个新冠的检测能力,落到县一级水平这样一个要求。

在当下强调防疫慎终如始,绝不是说在防疫方面一切从严,让人举步维艰。因为本周二晚上我连线防疫专家吴尊友的时候,他明确地告诉公众,目前在中国大陆,病毒只在接收境外输入病例的医院里有,在实验室里有,而在社会环境中已经没有了超过三周以上。大面积来看,我们的环境是安全的,更放松的生活和工作是安全的。但与此同时,防疫这根弦儿要绷着,健康码依然在陪伴我们,不过对于很多老人来说不会用健康码,又如何保障他们出行顺畅?

▍亟待跨越的“数字鸿沟”

年过六旬,家住湖南常德郭家铺街道的吴先志患有十多年的支气管炎,因为听说疫情期间医院管理严格,不会使用电子健康码的他一度推迟了就医计划。最近,吴先志打听到使用社区证明也能就医,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走进了社区办事处。

湖南常德郭家铺社区工作人员 吴宏彪:吴伯,这是你的纸质健康码,这是绿码,代表是正常的,就是说不管你到商场里、游乐场、超市、医院,都可以正常通行。但是这个健康码它有一个时间限制,一共只有7天。

拿着这张“刷脸”读取防疫信息、打印后加盖社区公章的纸质健康码,吴先志踏上了前往医院的路。

湖南常德第四人民医院门诊部副主任 雷小林:一般患者来我们医院要戴口罩、测体温、出示电子健康码,如果是绿码的话我们会放行。老年人患者因为他们没有智能手机,出具社区打印的纸质电子健康二维码,如果是绿码我们也是可以放行的。

最终,不会用智能手机的吴先志顺利就医。事实上,针对无法出示电子健康码的群体,各地也有对应举措。在上海、江苏等地,无智能手机人员,也可由所在社区出具健康通行证明,用于替代电子健康码。在广东,电子健康码可以自行保存和打印纸质版,并具有与电子码同等的效力。虽然受防疫安全要求,纸质健康信息具有时效性,过期后需重新办理会给老人来带不便,但开具健康证明的便利度和宣传普及度仍有待提高。

这一幕发生在大连地铁车站内,因无法出示健康码或纸质的疫情通行证,一名老人被挡在了进站口外。虽然,事后地铁方面对特殊人群的服务不到位作出了反思,但放眼全国,各地对健康码的查验要求不一。不同地区、不同场合,对特殊群体的关照也往往出现差异。

8月底,这名登上了哈尔滨公交17路车的老人,刷完公交卡后就直接上车,因为无法使用智能手机扫描健康码,在当时,他曾两度被司机和民警请下了公交。

当事公交司机 高洪海:我上他跟前向他解释,我说老爷子你要是不扫码,不能坐车,市政府有规定,不扫码不戴口罩,不允许乘车。

健康码的推出,本意是取代繁琐地填表、登记,通过对个人信息合法有限的采集来实现科学防疫。当健康码被广泛应用于出入社区、搭乘公交、商场购物、看病就医等场景后,的确给管理者和大多数使用者带来了便利。但对于不熟悉智能设备的群体而言,大多数人的便利却是自己的不便,在感到不便的群体中,又以老年人居多。据中央网信办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超过9亿,但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仅为6.7%。到2019年年底,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约为18.1%,这就意味着,我国有近两亿老年人没能及时搭上网络快车。由于信息技术在防疫期间的充分运用,老年人在疫情期间感受到的不便,愈发凸显。

湖南常德市民 吴先志:用的手机是老年机,只会接电话听电话,不会玩微信,也不会扫码。到医院里,我挂不到号,也必须要健康码。到超市里,门卫也不让进去,必须要健康码。

吴先志的纸质健康码虽然解了燃眉之急,但面对横亘在眼前的数字鸿沟,大多数老人们又该如何跨越?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或许在很长时间内,人们都要与这张小小的健康码共存。但科学防疫既不能落下每一个人,又不能给每一个人带来过度的不便。只有防疫措施愈发精细和科学、防疫思维更加人性化,被疫情困在家中的老人们,才能真正走出家门。

目前我们已经有连续四周没有本土新增确诊病例,但境外输入病例却几乎天天有。随着防疫时间的延长,我们跟境外的联系显然要比过去这几个月更紧密一些,人员流动会更多一些,这个时候不放松,不留漏洞,不马虎是守护我们安全的关键。在疫情面前,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实在在的,世界上,新增确诊病例正在快速地奔向3000万,此时谁都无法独善其身。


(编辑 赵汗青)

新闻首页
分享到: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