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生活文娱教育图片评论

国内首艘万吨级特定航线江海直达双燃料集装箱船首航洋山港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0年12月17日 16:07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2020年12月17日,国内首艘万吨级特定航线江海直达双燃料集装箱船“湘水运26”轮在洋山港海事局交管中心的远程监控下,安全靠泊洋山港盛东集装箱码头1号泊位。

据悉,“湘水运26”轮总长118.9米,载重吨10289吨,单次最多可装载653标箱,采用液化天然气(LNG)和柴油新型双燃料发动机,液化天然气LNG总体替代率达75%,航行期间可减少85%的氮氧化物、99%的硫氧化物与颗粒物排放,具备低排放、低能耗等特点。该轮本航次装载502标箱货物,12月10日从湖南城陵矶新港起航,顺江而下,沿途停靠武汉等港口,于12月17日抵达洋山港。 

液化天然气(LNG)作为船舶燃料在碳排放和氮排放的降低方面优势明显,且几乎没有硫和颗粒物的排放。船舶采用柴油、LNG双燃料动力后, 柴油的平均替代率达到60%~70%,可实现硫氧化合物减排85%~90%,二氧化碳减排15%~20%,同时噪声污染、烟尘、废油水排放也大大降低,是理想的船舶动力替代燃料,将发挥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多重功效,为江海直达航运绿色发展提供新动能。然而,双燃料(LNG/柴油)船舶由于其特殊的燃料供应系统,在船舶布置设计、材料管路、消防通风以及人员操作等方面的要求均与其他船舶不同,因此双燃料船舶除了存在传统的安全风险外,还面临其特有低温损害、火灾爆炸和泄漏等风险隐患。

为保障特定航线江海直达双燃料船舶航行作业安全,海事执法人员第一时间登轮开展检查,重点对船舶的燃料供应系统、紧急切断系统等关键设备以及船员对液化天然气(LNG)动力系统的操作能力进行详细检查,同时向船方介绍了洋山港区的水域情况和航行注意事项,提醒船方规范操作船舶燃料动力设备,加强燃料围护系统的保养,落实相关安全要求和主体责任。

针对辖区不断出现的新型船舶,洋山港海事局对天然气燃料动力船舶相关法规要求和潜在风险进行探索研究,编写《LNG燃料动力船安全监督检查指南》,围绕船舶新业态发展,科学制定配套检查方案,从而切实保障船舶和港口的安全高效运营。(总台央视记者 郭臻)


(编辑 张冰)


新闻首页
分享到: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