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生活文娱教育图片评论

500米饱和潜水陆基载人实验背后的故事→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年09月01日 11:3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交通运输部昨天(8月31日)介绍,近日上海打捞局成功完成我国首次500米饱和潜水陆基载人实验。

9名饱和潜水员进入加压舱,在51个大气压的高压环境下,共停留176个小时,完成了各项模拟出潜钟巡回实验项目。安全减压出舱后,经过体检,所有潜水员各项生理心理指标健康稳定。

大水深压力对人体生理存在诸多挑战

这次500米饱和潜水陆基载人实验是在陆地上,让潜水员们进入加压舱,通过在密闭的饱和潜水系统注入氦氧混合气体,人为制造出一个和500米水下压力相当的特定环境。

要知道,水下500米压力是普通大气压的51倍,大水深压力对人体的生理带来诸多挑战。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深海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主任 黄衍:这些生理挑战来自巨大的环境水压,我们计算了一下在这个人表皮上承受的压力达到数百吨。

黄衍说,500米饱和潜水相对300米的饱和潜水,需要解决大水深压力环境对人体生理上带来的诸多挑战,如高压环境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气体密度大对人体呼吸负担的影响,气体各组分对人体产生系列生理反应,大深度减压的安全可靠,以及长期高压环境带来的综合疲劳等等。

为让潜水员身体适应压力进度,每加压到一定深度就要设置停留站,停留一段时间。同时加压舱还给每位潜水员配备了脑电监测仪器,通过生理监测手段密切关注潜水员的身体状态。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饱和潜水500米陆基实验生命支持监督 吉宏伟:其实我担心在450米以后,比如说潜水员可能会发生高压神经综合征,但是事实上他们基本上没有这种症状,那么到了450米的时候,这个时候我感觉我的心里的那块石头就像落了地一样。

人物特写丨胡建:这一刻等了七年

在这次参与饱和潜水500米陆基载人实验的9名潜水员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就是潜水员胡建,2014年他从300米海底的潜水钟中钻出开始潜水作业,从而成为我国第一个进入300米深海的人。

这次胡建又作为500米饱和潜水陆基实验项目队长,带领8名潜水员圆满完成了实验。胡建说,这一刻他等了七年。

尽管是一名80后,胡建却是饱和潜水“老人”。早在2006年,胡建跟随老一辈的潜水员,深潜深度至103.5米;实现饱和潜水“零”的突破,2014年他作为300米饱和潜水项目的领队,带领5名饱和潜水员完成了首次300米海底出钟巡回潜水作业。而这次他又向500米发起了挑战。

在高压下,人体好比完全被挤住,骨头与骨头之间贴得很紧,就连抬下手、动下脚,都会耗费相当大的体力,更别说他们还要在高压下骑动感单车。为了防止意外,电子产品严禁被带入高压环境,因此在狭小密闭的空间里,潜水员们日常只能靠看书、下棋等打发时间。

记者:全靠自己的这种强大的心理,要去慢慢地调节?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工程船队潜水队队长 胡建:对,到后面到第6天第7天,反而慢慢地感觉在适应了,会好很多。

最终胡建和8名潜水员们在51个大气压的高压环境下,停留了176个小时,并开展了各项出钟巡潜模拟测试项目。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工程船队潜水队队长 胡建:到500米那一刻,我们确实等这一刻等了很久了,从2014年到这次7年多时间,等得太久了,心里面很激动。作为一个潜水员来说,能实现这种大深度饱和潜水是梦寐以求的事情。

(总台央视记者 唐颖 杨利军)


(编辑 孙杉杉)

新闻首页
分享到: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