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视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了解到,该实验室科研人员,刚刚获取了有关西藏日土罕见冰崩的遥感影像,分析认为这次超过6亿立方米的冰崩是“冰川跃动”引起的,冰崩范围10平方公里。
中科院专家认为冰川跃动导致西藏阿里日土县罕见冰崩
7月17日上午,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东汝乡阿汝村附近发生冰崩,冰崩量高达6亿立方米,冰崩带最厚的地方达30米。面积相当于50个足球场,这在世界冰崩史上都是罕见。灾害发生时,附近有6户牧民正在夏季牧场放牧,冰崩掩埋了其中4户人家9名群众,以及2辆东风车等生产生活物资。灾情发生后,当地政府启动了应急救援预案,展开救援。由于救援面积和救援难度太大,救援工作开展了近100小时后,仍还未搜索到任何有价值物品和线索,应遇难群众家属的愿望,加上冰塌处开裂加剧等危险因素存在,目前救援工作已暂停,正在展开后续安抚和安置工作。
中科院专家获取西藏日土罕见冰崩遥感影像 分析冰崩原因
不过,科研人员仍在持续关注冰崩灾情发生的原因。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通过收集的近期各类遥感影像,开展灾害范围和原因的调查。
最新调查结果表明,日土冰崩是由于当地阿鲁错流域的一条冰川近期跃动而引起的,冰川下游为V型山谷。图片显示,黄色区域是冰崩范围,绿色、橙色、蓝色、红色分别代表这个冰川在1999年、2010年、2013年、2016年的状态。(字幕)数字显示:2010年这个冰川面积为3.5平方公里。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该冰川在1971至2010年间面积萎缩了近9%。但到2013年以后,该冰川开始缓慢前进,截止2016年7月2日共前进300m左右。到7月17日发生冰崩时,冰川冲出山口,快速向下游推进,最终导致灾害事件发生。
通过图像和数据联合推算,此次冰崩范围约10平方公里,冰崩体前端进入阿鲁错湖中约850米,是继2015年5月新疆帕米尔高原的公格尔九别峰北坡冰川跃动致灾事件之后,又一次更为严重的冰川跃动灾害事件。当时公格尔九别峰的冰崩量约为5亿立方米。
中科院专家认为,致灾规模如此巨大,初步推断是由于今年气候异常、冰川及其下游的特殊地形,以及该条冰川特殊的跃动机理共同造成。
冰川跃动是一种特殊的冰川快速运动现象,常常伴随相关灾害的发生,因而早期被冰川学者称为“灾难性的冰川前进”。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近年来冰川跃动事件发生频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造成村镇被埋、人员伤亡、形成堰塞湖等灾害。本次日土县冰崩,再次证明冰川跃动具有严重的致灾性,亟待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重视,相关科学理论也迫切需要进行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央视记者 陈琴 扎旺 西藏台 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