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生活文娱教育图片评论

毛泽东只见过他一面,却为他写下流传至今的名篇,程晓桦讲述丨红色印记第㊲集

央视新闻客户端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2021年05月05日 06:3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程晓桦,配音演员,曾为《佐罗》、《悲惨世界》、《虎口脱险》等多部译制片配音

完整音频可戳这里↓↓↓

  00:00/00:00  
[央视新闻音频]红色印记 白求恩:不灭的光辉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配音演员程晓桦。我讲述的文物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吊唁白求恩电》。

这份唁电于1939年11月21日从延安发出,现收藏在中央档案馆内。如今已经泛黄的纸上,写着“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同志,不远万里来华参战,在晋察冀边区八路军服务两年。其牺牲精神,其工作热忱,其责任心均称模范”等字样。

△1939年11月2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吊唁白求恩电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毛泽东 1939年12月21日《纪念白求恩》

白求恩来中国之前,在北美医学界早已功成名就。1937年7月,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次会面,改变了他本可以平稳度过的一生。

河北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原馆长 陈玉恩:白求恩被陶行知的爱国热情所感动。如果需要,他说我报名到中国去。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几经辗转,历经八个月,白求恩终于来到了延安,他兴奋地在日记中写道:

在延安我见到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街上一片蓬勃的气象,来来往往的人们好像都知道自己是为什么目的而奔忙。

——《白求恩日记》

△迄今为止能看到的唯一一张毛泽东与白求恩的合影照片

白求恩到达延安的第二天晚上,来到了凤凰山窑洞,毛泽东,这位他从《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认识的传奇人物,如今就站在他的眼前。两人彻夜长谈直至凌晨。白求恩当面向毛泽东承诺,要救活战场上75%的重伤员。

电视剧《东方战场》片段

白求恩:今天开门见山,我想到前线去,想到有战斗的地方去,也就是说到有伤员的地方去。

毛泽东:是呀,我们的八路军、新四军都在前线,他们每一天都在流血。

白求恩:Then they need me.

翻译:他们确实需要他。

毛泽东:嗯,需要呀!

1938年6月,白求恩到达晋察冀军区后,便马不停蹄赶赴医院,对520多名伤病员逐一检查。

△白求恩给军区伤病员检查

白求恩也是血肉之躯,也有困倦得难以支撑的时候,这时他就叫勤务兵:“小鬼,拎冰水来!”然后把脑袋猛地扎进冰水,呆上一会儿,再继续手术。就这样,白求恩曾连续工作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做手术,创造了战地救护治愈率的奇迹。

1939年10月,日军发动了冬季大扫荡。原本打算回加拿大筹集医疗物资的白求恩,立即主动请缨,来到了河北涞源摩天岭前线,手术站就设在孙家庄一座小庙里。

△1939年10月24日,白求恩在孙家庄小庙为前线送下来的重伤员做手术

敌人马上就要来了!医疗队接到命令立即转移。可是,还有10名重伤员怎么办?危急时刻,白求恩就地手术。哨兵跑来报告,对面山上发现了敌人,白求恩就像没听见一样。不一会儿,哨兵又跑过来,说敌人正在逼近。白求恩走到庙外,凭借丰富的战地经验,目测敌人还有十华里距离。于是,他让医疗队再加两张手术台,三位伤员同时手术。

轮到最后一名伤员的时候,前方已经开始交火,枪声、炮声响成一片。就连躺在手术台上的伤员都说:“白大夫你赶快走,给我留下个手榴弹,等鬼子来了我就和他们拼了!”白求恩却说:“孩子,我现在要是不给你做手术,你这条腿就保不住了,谁也没有权利把你留下来。”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原馆长 陈玉恩:就在白求恩为了加快手术动作,用左手掏去碎骨时,左手中指被碎骨刺破,他就直接在碘酒瓶沾了一下消毒,就又继续手术。等手术做完了以后,过了十几分钟,日本鬼子的先头部队就到了这儿了。

手部受伤的白求恩,本可以在后方医院休息。但他坚持工作,不幸伤口受到了致命感染。高烧中的白求恩依然硬撑着给伤员看病,甚至在黄土岭战斗打响后,他又率领医疗队奔赴前线。最终,体力不支的他被强行抬离了战场。此时的白求恩已经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11月11日,他颤抖着写下了给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亲爱的聂司令员,今天我感觉非常不好,也许我会和你永别了,请转告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我在这里十分快乐,我唯一的希望是能够多有贡献。

聂荣臻这位身经百战、有泪不轻弹的将军读罢也潸然泪下。12日清晨,白求恩在河北唐县黄石口村结束了他战斗的一生。

△在于家寨,人们为白求恩举行了隆重的殓殡仪式。

歌曲《诺尔曼-白求恩》中提到的一家以白求恩名字命名的医院,就是现在位于河北石家庄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政治工作部主任李英超说,每年医院都会派医生去农村义诊,这是对白求恩精神最好的延续。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李英超:有个小孩,我们连续10年一直在给他免费救治,他是先天性的布加氏综合症。后来中加两个国家联合,给他先后实行了十次大型手术,现在已经拄着拐可以站起来走路了,圆了全家人的梦想。

虽然在华工作只有短短两年,白求恩这个名字却镌刻在了中国人民永恒的历史记忆中。其实,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全世界还有许多像白求恩一样不同国家的志愿者,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将青春、热血乃至生命奉献给了这片热土。

你们和我们都是国际主义者;没有任何种族、肤色、语言、国界能把我们分开。反抗法西斯是我们共同的任务,我们来中国,不仅是为了你们,也是为了我们。

△白求恩生前在唐县和家庄的留影

讲解员 倪雯:我是中央档案馆讲解员倪雯,出生于1995年。白求恩是我从小学时代起就熟悉的名字。不过,在中央档案馆工作之后,在一遍遍讲述《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吊唁白求恩电》和它背后的故事后,我才真正了解了白求恩这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到底伟大在哪里。用鲜活生动的语言为大家讲述一个真实感人的白求恩,为白求恩精神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弘扬尽一份力,这是我的心愿。

翻开厚重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从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到迈向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件件饱经沧桑的革命文物,记录了一段段直抵人心的红色故事、一个个继往开来的历史瞬间,是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砥砺奋进最好的见证。

建党百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联合推出《红色印记——百件革命文物的声音档案》,在中国之声和总台央视新闻、云听、央广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推出。100位讲述人,用“最美声音”刻录百年记忆。


《红色印记——百年革命文物的声音档案》系列>>

贺龙元帅念念不忘的“老战友”竟然是它!听方亮讲述一门山炮的故事丨红色印记第㉑集>>点击查看

听相声演员于谦正襟危坐讲党史,一面红旗背后的四代人丨红色印记第㉒集>>点击查看

他是新中国唯一一位百岁独臂将军,重伤之际仍念念不忘……王明军讲述血染的党证丨红色印记第㉓集>>点击查看

如果毛泽东不坚持这件事就没有之后的一切!听“茜茜公主”配音丁建华讲述万万火急的生死关头丨红色印记第㉔集>>点击查看

被留在深山密林里的神秘红军最后去了哪里?李野墨讲述丨红色印记第㉕集>>点击查看

它们像匕首和投枪直刺敌人心脏!季冠霖传递字里行间的民族呼声丨红色印记第㉖集>>点击查看

毛泽东“一锤定音”:会宁会宁,中国安宁!鲁健讲述|红色印记第㉗集>>点击查看

这枚像骰子的印章暗藏着什么?黄渤揭开谜底|红色印记第㉘集>>点击查看

她离家别子,舍身殉国,牺牲21年后家人才得知。主播刘筱讲述|红色印记第㉙集>>点击查看

一枚七九步枪子弹头为何留在英雄腰间十六年?石宁海讲述丨红色印记第㉚集>>点击查看

“西安事变”后原来还有这一波三折,《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说杨晨讲述丨红色印记㉛集>>点击查看

他在烽火硝烟中写给亲人的家书有哪些嘱托?雅坤深情讲述丨红色印记第㉜集>>点击查看

毛泽东称赞它抵得上“一个方面军”,这台印刷机竟如此重要丨红色印记第㉝集>>点击查看

发报电台为何深藏在墙壁里?张筠英讲述绝密任务丨红色印记第㉞集>>点击查看

独家视频:《黄河大合唱》延安手稿真迹首度披露丨红色印记第㉟集>>点击查看

陈寅恪、冯友兰、闻一多……大师云集,这是怎样的“大学之大”?宝木中阳讲述|红色印记第㊱集>>点击查看


总监制丨刘晓龙 顾玉才

监制丨高岩

总策划丨樊新征 崔欣  

策划丨丁飞 孙鲁晋

协调丨冯烁 朱敏 李昊 刘梦雅 赵初楠 韩雪莹

记者丨孟晓光 刘梦雅

编辑丨张加宁

讲述人丨程晓桦

制作丨初熙

新媒体丨杜希萌 王远 孔颖 江晓晨

顾问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徐鹏堂

鸣谢丨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新闻首页
分享到: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