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生活文娱教育图片评论

拥有这个证件的人,战场上他们都会做同一件事!黎江讲述丨红色印记第㊻集

央视新闻客户端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2021年05月22日 06:3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黎江,著名播音员、播音指导,曾长年担任《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节目播音。

完整音频可戳这里↓↓↓

  00:00/00:00  
[央视新闻音频]《红色印记第46集:写在党证上的誓言》0518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播音员黎江,我讲述的文物是一张77年前的中国共产党党证。这张党证是抗战时期新四军党组织在苏浙皖边区印制的唯一一种党证,现收藏于浙江省长兴县的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是国家一级文物。

△新四军党组织在苏浙皖边区印制的中国共产党党证,上图为封面 下图为内芯。该党证由陈烙痕本人捐赠给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

这张党证长22厘米,宽9.8厘米,为二折六面式样,钢板蜡纸刻写。封面正面上部印有一颗红五角星,中间一组黄色镰刀锤子党徽图案,右下角印有C.C.P,也就是中国共产党英文代号,两条横线下有一行字:江南新四军党务委员会颁发,一九四四年。

翻开证件,内芯为两页表格,填写着时任新四军六师十六旅组织科长陈烙痕的个人信息。封底印有“四点说明”。

一、党证是一个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为民族解放 社会解放事业中获得成为一个光荣共产党员的光荣证;二、凡经一定组织批准为中共正式党员者可领取此证……

这张党证从何而来?它上面写的新四军六师十六旅又是怎样一支队伍呢?

△1943年9月30日,日伪军向苏浙皖边发动进攻。新四军六师十六旅从苏南出发,挺进郎广、浙西,旅部进驻槐坎仰峰岕沈家大院。

图为沈家大院全景。

1943年秋,为改变在太平洋战场的被动局面,日军急于掠夺江南富庶的资源,对苏浙皖边区等地发动攻击。1943年11月,新四军六师十六旅尾随敌人南下,挺进陷入日军铁蹄下的苏浙皖边。十六旅旅长名叫王必成,他因骁勇善战被称做“王老虎”。

1944年3月29日,日军向广德县杭村一带疯狂“扫荡”。十六旅的两个营占领杭村西南和东南的两个高地,利用地形优势夹击日军。日军进入伏击圈后,两个营同时开火,战斗十分激烈。旅长王必成亲自赶来指挥,他在望远镜中看到,日军队伍中有一门大炮,威力巨大。

电视剧《亮剑》片段

李云龙:前天,二营长跟我说:团长,我发了一笔小财,你到我那儿去看看吧。我问他说:发什么财了?他说:呵呵呵,不好意思,两门92式步兵炮!

没错,王必成看到的那门大炮就是电视剧《亮剑》里李云龙跟战友吹牛的92式步兵炮。他对小炮排长戴文辉说:“我们就是要用小炮打他们的大炮。只准打3发炮弹,有把握吗?”戴文辉手中的迫击炮连瞄准镜都没有,射击全凭目测。他果断发出两炮,两发炮弹全都落在日军步兵炮附近爆炸,受惊的骡马狂蹦乱跳,日军顿时乱作一团。

王必成立即命令部队冲锋,同鬼子近身搏斗。抢占杭村西南小山包的60多个日军步兵大多被消灭。6个日本炮兵全都被击毙,那门步兵炮也就成为十六旅的战利品。

△1944年3月29日,新四军十六旅在广德县杭村缴获日式92式步兵炮一门。这是缴获大炮后王必成旅长与指战员在温塘合影。

王必成的女儿王苏炎听父亲说,鬼子丢了炮很恼火,派了4000人在山区里“扫荡”,找大炮。

王苏炎:用尽各种办法,威胁老百姓,不交就杀光,又是诱惑,把伪币拍在桌上叫他们讲出藏大炮的地方。知情者不爱钱,爱钱者不知情,所以这个大炮他们始终没有找到。

王必成很快成立了一个炮兵连,并逐步掌握了这种炮的性能和技术。有了这门大炮后,“王老虎”如虎添翼。半年之后,十六旅在长兴战役攻打伪军的据点时,这门炮立下大功,一夜之间拔掉了13个据点。

经过几个月的连续作战,新四军收复了宜长公路以北的广大地区,开辟了郎(溪)、广(德)、长(兴)抗日根据地。

在郎广长抗日根据地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1944年10月,时任新四军十六旅组织科长的陈烙痕提议为全旅共产党员颁发党证。在设计时,考虑到战争环境,为了方便携带,党证成折叠式,可以放在上衣口袋里。长兴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研究馆员梁奕建:

梁奕建:那时候一个党证它代表什么?既是代表了党员的身份,同时也代表了他的荣誉和他肩上所担的责任。你有这样一个党证,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关键的时候,你必须冲在群众的前面。

每张党证的扉页上都印有十六旅政委江渭清的毛笔题词:

共产党员要时刻坚持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处处与群众相结合,处处为群众利益奋斗到底。

新四军战士对敌人猛如虎,对待百姓如亲人。1945年1月6日,粟裕率新四军一师主力到达长兴与十六旅会合。1月13日,中央军委命令成立苏浙军区。期间,新四军先后在长兴办学校、建医院、发行抗币、开被服厂、鞋袜厂。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齐心建成了一个“江南小延安”。

△新四军十六旅组织科长陈烙痕(左)

我们再来看看这张77年前的新四军党证,它跟随主人陈烙痕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从枪林弹雨中走来,始终被完好地保存着。五角星鲜红依旧、毛笔题词力透纸背,一如共产党员保持着为民本色,初心不改。

郭文文:我是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讲解员郭文文,今年31岁。在艰苦斗争的年代,在生与死的考验中,我相信当时的党员战士手中握着这一张党证的时候,一定是沉甸甸的,它是一名党员同志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我201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如今我们共产党员都会在胸前佩戴一枚党徽,这枚党徽时刻提醒着我们要不忘初心。

翻开厚重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从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到迈向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件件饱经沧桑的革命文物,记录了一段段直抵人心的红色故事、一个个继往开来的历史瞬间,是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砥砺奋进最好的见证。

建党百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联合推出《红色印记——百件革命文物的声音档案》,在中国之声和总台央视新闻、云听、央广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推出。100位讲述人,用“最美声音”刻录百年记忆。

《红色印记——百件革命文物的声音档案》系列>>

听“祖国的声音”夏青原声复刻,讲述红色电台第一部发射机的故事丨红色印记㊶集>>点击查看

被毛泽东誉为“最革命、最进步”的学校如何成为将帅摇篮?曲敬国讲述丨红色印记第㊷集>>点击查看

《团结就是力量》因它传颂!狼牙山五壮士因它闻名!它是谁?丨红色印记第㊸集>>点击查看

将战争的真相告诉你!刚强讲述战地记者的赤子丹心|红色印记第㊹集>>点击查看

它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刘铮讲述这件直抵人心的“特殊武器”丨红色印记第㊺集>>点击查看


总监制丨刘晓龙 顾玉才

监制丨高岩

总策划丨崔欣 樊新征

策划丨丁飞 孙鲁晋

协调丨冯烁 朱敏 李昊 刘梦雅 赵初楠 韩雪莹

记者丨朱敏 陈瑜艳

编辑丨朱敏

讲述人丨黎江

制作丨秦梓元

新媒体丨杜希萌 王远 古丽

顾问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徐鹏堂

鸣谢丨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

新闻首页
分享到: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1 1 1